最美人間四月天
時間:載入中...
2023-04-24 單位(部門): 生產技術部 作者: 溫永娟 點擊:世界對于優秀而又漂亮的人好像從來都是苛刻的,談起林徽因,被提起更多的可能是她糾纏不清的花邊逸聞,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能被稱為先生的人怎么能用“情感”框住呢?坊間流傳著“太太的客廳”的傳聞,卻少有人知道她很少待在“太太的客廳”,更多的是奔波在險山惡水,窮鄉僻壤中。林徽因在16歲時隨父親林長民赴歐洲游旅,在倫敦受到房東女建筑師的影響,立下了攻讀建筑學的志向。但在當時的中國,很多人連建筑是什么都不知道,更沒有建筑學科。于是,她與梁思成一同前往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留學,誰知學校的建筑系不招女生,直接將她拒之門外。她沒有氣餒,轉而注冊到美術系,靠選修學完了建筑系的主要課程,實現了自己的志愿。
回國后她曾與丈夫一起歷時15年,跋山涉水走遍了大半個中國,考察繪制我國190個縣各類建筑2700余處,無數湮沒在歷史長河中的古建筑通過他們的手拂去灰塵得到了全國以及國際的認識,從此加以保護。1934年夏,林徽因在山西汾陽靈巖寺前的一張留影讓人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感動,大佛低首垂顧,像是看到了久別的故人,林徽因仰首凝望,好似在同神明喃喃細語,愛人梁思成拍下了這幕絕美瞬間,有傳言稱4年后大佛被化為鐵水制成了射向侵略者的子彈已不復存在。

顛沛流離的生活和艱苦的物質條件,使她肺病復發,在病榻上,她通讀了廿四史中有關建筑的部分,為寫《中國建筑史》搜集資料,經常工作到深夜。除此之外,她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和景泰藍工藝革新等方面做出了貢獻 。憑借多年努力,她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還成為了中國現代建筑學的開拓者。
杭州的西湖之畔,人們為林徽因雕了一尊塑像,上面鐫刻著:“在光影恰恰可人中,和諧的輪廓,披著風露所賜予的層層生動的色彩。無論哪一個巍峨的古城樓或一角傾頹的殿基的靈魂里,無形中都在訴說,乃至歌唱,時間上漫不可信的變遷。”這是林徽因文章中的句子,用在她身上,是無與倫比的好!